更新时间:2025-10-20 17:49:27点击:
在金秋十月,当国庆的钟声在华夏大地回响,数学类2501团支部的同学们踏上了一段从历史深处走向未来远方的心灵朝圣之旅——他们回望历史,熏陶爱国情怀;他们延续革命精神,践行爱国信仰。
一、忆峥嵘凝眸烽火路
Part1. 抗战故事我来讲
该活动中三位同学依次登台,以演讲为核心形式,辅以历史影像、音乐,深情讲述杨靖宇将军孤身抗敌、杨虎城将军报国之志、张自忠力战而死无愧民族等经典抗战故事。讲述结束后设置简短的交流环节,数学类2501团支部的同学们纷纷分享自己的感悟,共情共鸣。一个个鲜活的英雄形象,一段段血与火交织的岁月,让同学们真切体会到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所展现出的不屈意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及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图01:张梓轩同学为大家讲解杨靖宇将军的英勇事迹
Part2. 红色电影共观看
数学类2501团支部借助线上会议平台,让同学们共同观摩了红色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通过影片中科研工作者、护旗手、女排队员等具象人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了国家发展的艰辛与辉煌,从被动接受爱国教育转变为主动认同家国联结。此外,在共同观影、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分享了彼此对历史的理解、对国家的情感,增强了对组织的归属感,更有凝聚力、向心力,也能让同学们在未来的集体行动中更有协作意识,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青年合力。
图02:数学类2501团支部线上观看《我和我的祖国》
Part3. 党团参观续荣光
与此同时,数学类2501团支部还参观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现场体验八路军当初的艰苦环境以及吃苦耐劳的优秀革命品质。此次寻访红色旧址之行,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同学们能够在旅途中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更能将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转化为奋进新征程的不竭动力,在新时代征程上勇担使命、砥砺前行,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图03:数学类2501团支部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合影
二、践初心赓续星火情
Part1. 我和红旗共出境
在国庆的旅途中,同学们走向祖国的锦绣山河,在归乡的路上,在旅程的途中,用镜头记录下那一抹抹的中国红,通过配文热烈分享着那图片背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讲述着自己对国旗的特别回忆,共同祝福着祖国在七十六华诞之际更奋进征程奔复兴,同时也亲身回应着抗战先烈对我们后背的期许与愿望。
图04:数学类2501团支部同学与国旗同框合影
Part2. 我们高校同战线
在祖国母亲七十六华诞之际,数学类2501团支部联合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九所高校的学生代表,联合举办了“我们高校同战线”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图05:九所高校学生代表在线上召开会议
各校青年学子的思想在此交汇碰撞。不论来自哪所高校,虽专业背景各异,却都发出了同心共鸣的时代强音。他们的感悟,并非停留于对历史丰功的简单礼赞,而是聚焦于当代青年的责任叩问与精神接续。大家普遍认为,抗战精神并非封存于课本的教条,而是化为我们治学求知的“艰苦卓绝”、面对挑战的“众志成城”、以及迈向民族复兴的“使命必达”。我们共誓,将把这股穿越时空的力量,注入当下的学业与未来的事业,在各自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共同谱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报国新篇”。
九校代表与本校地标合影
学生代表感悟:
清华大学 艾靖航:
回望历史,清华人永远走在民族独立的最前线。从“一二·九”运动的摇旗呐喊,到西南联大的弦歌不辍,一代代清华人抛头颅、洒热血,在战争洪流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值此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之际,站在饱经风霜、屡毁屡建的二校门前,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来自先烈的回响,立志在科研道路上赓续前人“刚毅坚卓”之精神,践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校训,为祖国发展贡献新一代的力量!
北京大学 许宸宇:
我分明地看见,浴血的手臂缓缓举起,将彼之挚爱举过硝烟,举过炮火,又举过了十四年的岁月。我也看见,即便八十载春秋已逝,这双臂却依旧矗立,支持着曾是泪眼的笑颜,撑立着曾是利剑的耕犁。我一直在看,我希望我化作你们的眼睛,替你们凝视你们日夜以盼的和平安宁,注视你们夙夜以求的繁荣昌盛,直到永远。
香港理工大学 郭逸夫:
回首八十年前,腥风血雨,先辈们用血肉和身躯为我们开创了新的纪元。现如今,山河无恙,我们当承先辈之志,以青春护家国,以奋斗续华章,让盛世长存,告慰先烈热血与期望。
总结:忆峥嵘·践初心
历史并非尘封的往事,而是指引未来的明灯。此次最佳团日抗战主题,我们通过回望与实践,让抗战精神从厚重的史册走入鲜活的日常。前行的号角已然吹响,我辈交大学子定当承续西迁精神与爱国血脉,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以青春之我,矢志不渝,谱写强国新篇!(张梓轩)